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走进克州
  4. 行政区划
  5. 正文

阿克陶县行政区划和居民地名称

来源 克州史志办 发布时间 2018-05-04 12:05 阅读

阿克陶县Akto Xian隶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柯尔克孜语,意为白山。境内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峰终年积雪,故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西与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在乌鲁木齐西南1545千米,阿图什南88千米。辖2镇,11乡。面积24555平方千米。人口19.19万,其中维吾尔族13.78万人,柯尔克孜族4.11万人,还有汉、塔吉克等民族。县人民政府驻阿克陶镇人民东路。西汉属疏勒国、蒲犁国地。神爵三年(59)隶属西域都护府。唐隶疏勒都督府。宋属喀喇汗王朝。元为察合台后王封地。清属英吉沙尔直隶厅、蒲犁分防厅,隶喀什噶尔道。1950年后分属喀什专区英吉沙、疏附、蒲犁等县。1955年析英吉沙、疏附、乌恰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部分区、乡成立阿克陶县,全县下设4区、22乡,划归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771980年移交喀什地区管辖,1980年后复归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985年县辖2镇、11乡、2场。境内多山,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及南部为帕米尔高原和西昆仑山区,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649米。还有公格尔九别峰7530米,慕士塔格峰7509米被称为冰山之父。平原绿洲仅分布在县境东北角,玉麦、皮拉勒、巴仁、加马铁热克等乡,占全县面积的3.16%。水资源丰富,主要有盖孜河、库山河等水系,年总径流量28 23亿立方米。叶尔羌河上游经东南部过境,流入莎车县。年平均气温11.2℃,1月平均气温-6.8℃,7月平均气温25.1℃。年平均降水量67毫米,无霜期226天。

境内蕴藏煤、铁、铜、铅、锌、金、水晶、石膏、食盐、硫磺、云母、石棉等34余种矿产资源,其中金属矿产16种。山区有雪豹、盘羊、岩羊、天鹅、雪鸡、隼等保护动物以及党参、甘草、菟丝子、青兰等药用植物。布伦口乡境内建有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l530平方千米。经济半农半牧。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瓜果等,特产杏干。畜牧业主要畜种为新疆细毛羊、苏巴什大尾羊及山羊、牛、牦牛、马、驴、骆驼等。牲畜存栏51.2万头()。工业有采煤、电力、水泥、铅锌铁矿、建材、农牧产品加工、果脯加工等企业。设完全中学2所,普通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59所。有县人民医院、维吾尔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l9个。314国道南北贯穿县境,经布伦口通往塔什库尔干,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主要公路通道。境内幕士塔格峰、公格尔山、公格尔九别峰、喀拉库勒湖、奥依塔克森林公园是著名登山旅游胜地和风景区。有阿克土麻扎古墓、库尼萨克麻扎古墓、盖孜玉奇喀帕古驿站等文化遗迹。

阿克陶镇Akto zhen阿克陶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1955年属玉麦一区,1959年属玉麦公社。1984年析玉麦公社建阿克陶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33680,有维吾尔、柯尔克孜、汉等民族。辖9社区、9村委会、36自然村。镇政府驻镇府路。有人民路、文化路、解放路、北大街、南大街、镇府路、亚格恰克路、老城路、公格尔路、清真寺路等主要街路。城镇周围是县主要农业种植区。有农机修造、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等企业。省级公路通喀什市。

人民东路Renmin Donglu城镇中部主干道。东西走向。东起公格尔路,西至中心花园。长540米,宽40米。设人行道、绿化带。1985年命名。2002年重建。沿路驻有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国土资源局、经贸委、农业局、党校、邮政局、地税局、广电局、实验中学、质监局、中国移动公司等。

人民西路Renmin xilu城镇中部主干道。东西走向。东起中心花园,西至清真寺路。长360米,宽40米。设人行道、绿化带。1985年命名。2002年重建。沿路驻有县粮食局、供销社、联通公司、电影院等。

北大街 Bei Dajie城镇中部主干道。南北走向。南起中心花园,北至老城街。长800米,宽40米。设人行道、绿化带。1985年命名。2002年重建。沿街驻有县民政局、国税局、文化馆、农村信用联社等。

南大街Nan dajie城镇中部主干道。南北走向。南起亚格恰克路,北至中心花园。长600米,宽40米。设人行道、绿化带。1985年命名。2002年重建。沿街驻有县检察院、公安局、卫生局、电信局、农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等。

文化路Wenhua Lu位于城镇南部。东西走向。东起公格尔路,西连南大街。长558米,宽30米。设人行道、绿化带。1985年命名。2003年重建。沿路驻有边防大队、实验小学等。

镇府路zhenfu Lu位于城镇北部。东西走向。东起公格尔路,西至北大街。长610米,宽30米。设人行道、绿化带。1985年命名。2001 年重建。沿路驻镇政府、县财政局、建设局、司法局、交通局、畜牧局、儿童福利院、中心幼儿园、客运站、水管站等。

亚格恰克 Yagiqak村名。维吾尔语,意为小手摇磨。早年此地多手摇磨而得名。属阿克陶镇。在镇政府东北1.5千米。人口3758,维吾尔族为主。产小麦、棉花、水稻、油料,是阿克陶镇主要农业村。

阿亚克买里AyagmahaIla 自然村。维吾尔语,意为下方的村庄。属阿克陶镇。在镇政府东2.1千米。人口972,维吾尔族。主产小麦、玉米、棉花。

阿依丁库勒Aydingkol 自然村。维吾尔语,意为月光湖。属阿克陶镇。在镇政府西南3.8千米。人口42l,维吾尔族。以农为主。

奥依塔克镇Oytag Zhen奥依塔克,柯尔克孜语,意为深山峡谷。有同名沟。阿克陶县辖镇。1950 年属疏附县,1955年划归阿克陶县,属布伦口区。1962年成立奥依塔克公社。1967年改名前进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在阿克陶西南50千米。面积l537平方千米。人口4664,有柯尔克孜、维吾尔、汉等民族。辖4村委会、14自然村。镇政府驻地托库孜乌塔克。农牧业兼营,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境内驻县水泥厂、煤矿、霍峡尔电站。奥依塔克森林公园是避暑胜地。有公路东接314国道。

托库孜乌塔克Tokkuzotak 自然村。柯尔克孜语,意为九人合作。奥依塔克镇政府驻地。人口536,柯尔克孜族。半农半牧,种植玉米、大麦。

奥依塔克艾格孜oytag ozu 自然村。柯尔克孜语,意为深山沟口。属奥依塔克镇。在镇政府东9千米。人口389,柯尔克孜族。半农半牧,种植玉米、大麦等。

玉麦乡 0jma Xiang玉麦,维吾尔语,意为桑树。桑树多,故名。阿克陶县辖乡。1950年属英吉沙县玉麦六区。1955年划归阿克陶县,为玉麦区。1959年成立玉麦公社。1967年改称东方红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东北部。在阿克陶东南4千米。面积194平方千米。人口25725,维吾尔、柯尔克孜族为主。辖12村委会,69自然村。乡政府驻地霍伊拉艾日克。以农为主,兼牧业,是县主要产粮区。有粮油加工、轧花等企业。

霍伊拉艾日克 hoylaerik 村名。维吾尔语,意为有水渠的院子。玉麦乡政府驻地。人口560,维吾尔族为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油料。

喀迪尔阔如克买里 kadirkorukmahalla 自然村。维吾尔语,意为喀迪尔阔如克(人名)村。属玉麦乡。在乡政府北1.6千米。人口667,维吾尔族。产小麦、玉米、油料等。

巴依买里Baymahalla 自然村。维吾尔语,意为富村。早年五户财主居住此地,故名。在乡政府东南11.5千米。人口179,柯尔克孜族为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油料。

皮拉勒乡 Pilal Xiang皮拉勒,维吾尔语普勒阿勒的变音,意为拿钱。早年此地卖酸奶者多,常说此市场口语,故名。阿克陶县辖乡。1950年属英吉沙县巴仁七区,1955年划归阿克陶县。1958年成立皮拉勒公社。1967年改称红旗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东北部。在阿克陶西北9千米。面积186平方千米。人口42140,维吾尔、柯尔克孜族为主,还有塔吉克、汉等民族。辖19村委会,116自然村。乡政府驻地皮拉勒。地处盖孜河冲积平原,水资源丰富。以农为主,种植水稻、棉花、小麦等,为县水稻主产区。

喀尔勒克karlik 自然村。维吾尔语,意为雪。早年该地曾降大雪而得名。属皮拉勒乡。在乡政府南l.6千米。人口289,维吾尔族。主产小麦、水稻、玉米。

依克其来yikqila 村名。维吾尔语,意为纺锤业者。旧多纺锤业,故名。属皮拉勒乡。在乡政府东10千米。人口2044,维吾尔族。产小麦、玉米、棉花、油料。

阿克土Aktu村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旗。该地有古墓,村民常在坟顶插挂白色和其他颜色小旗而得名。属皮拉勒乡。在乡政府东南7.5千米。人口2220,维吾尔族。产小麦、玉米、水稻。

巴仁乡 barin xiang 巴仁,维吾尔语,意为两河之间。地处盖孜河与库山河之间,故名。阿克陶县辖乡。原为英吉沙县巴仁七区,1956年划归阿克陶县,为巴仁二区。1958年属皮拉勒公社,1962年析设巴仁公社。1967年改称先锋公社,l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东北部。在阿克陶西南15千米。面积l087平方千米。人口30689,维吾尔族为主,还有柯尔克孜、塔吉克、汉等民族。辖15村委会、64自然村。乡政府驻地库尔干。主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料,特产巴仁杏干,有杏乡美誉。

库尔干 Korgan 村名。柯尔克孜语,意为堡垒。巴仁乡政府驻地。人口1 970,维吾尔族为主。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

拜克买里Bekmahalla 自然村。维吾尔语,意为拜克村。早年名叫拜克者居住此地,故名。属巴仁乡。在乡政府北4千米。人口559,维吾尔族。特产杏干。

阔滚其kogunqi村名。维吾尔语,意为种甜瓜者。属巴仁乡。在乡政府东北7千米。人口2060,维吾尔族为主。特产甜瓜、杏干。

喀热开其克乡 KaraKeqik xiang喀热开其克,维吾尔语,意为泉水沟的渡口。阿克陶县辖乡。原属疏附县,1955年划归阿克陶县。l958年为皮拉勒公社八管区。1961年属居鲁巴什公社,1962年分设喀热开其克公社。1967年更名东风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北部。在阿克陶西北38千米。面积128平方千米。人口5059,柯尔克孜、维吾尔族为主。辖4村委会、29自然村。乡政府驻地博斯坦。以农为主,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葵。

博斯坦Bostan村名。维吾尔语,意为绿洲。早年有叫波拉汗的人在该地栽种树木,形成小绿洲,故名。喀热开其克乡政府驻地。人口13lO,维吾尔族。主产小麦、玉米。

墩买里 Dongmahalla 自然村。维吾尔语,意为高坡村。地势高而得名。属喀热开其克乡。在乡政府西北l 3千米。人口247,柯尔克孜族为主。产小麦、玉米等。

麻扎托格拉克Mazartograk 自然村。维吾尔语,意为生长胡杨的坟地。属喀热开其克乡。在乡政府西南14千米。人口301,柯尔克孜族为主。产小麦、玉米等。

加马铁热克乡 Jamalterak xiang加马铁热克,维吾尔语,意为加马的杨树。早年名叫加马的人开荒种地,居住在杨树旁,故名。阿克陶县辖乡。1950 年属英吉沙县巴仁七区,1956 年属阿克陶县玉麦区。1958年为玉麦公社加马铁热克管理区,1962年成立加马铁热克公社。1967年更名曙光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东北部。在阿克陶东北15千米。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14306,维吾尔族为主。辖6村委会,21自然村。乡政府驻地巴格拉。以农为主,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

巴格拉 Bagla村名。维吾尔语,意为捆绑。加马铁热克乡政府驻地。人口2 180,维吾尔族。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

赛克孜艾日克sakkizerik村名。维吾尔语,意为八条渠。早年8户人家开荒,因耕地分散,各自开挖水渠,故名。属加马铁热克乡。在乡政府西南2 5千米。人口1 765,维吾尔族。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

木吉乡 muji Xiang木吉,柯尔克孜语,意为喷发。附近泉眼有泥石喷发痕迹,故名。阿克陶县辖乡。原属乌恰县,1955年划归阿克陶县,为布伦口区五乡。1962年从布伦口公社析置木吉公社。1967年更名前进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西部。在阿克陶西130千米。面积7602平方千米。人口3 791,柯尔克孜族为主。辖4村委会、4自然村、l牧场。乡政府驻地木吉。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气候寒冷。以牧业为主,畜种有绵羊、山羊、牛、牦牛、马、骆驼等,存栏7万头()。乡级公路东接314国道。

昆提别斯kuntibes 村名。柯尔克孜语,意为太阳照不到。指气候寒冷。属木吉乡。在乡政府东南20千米,木吉河北岸。人口291,柯尔克孜族。放牧大尾羊、牦牛等。木吉乡公路经此。都布乌托克tobuotuk 自然村。柯尔克孜语,意为土垒的畜圈。属木吉乡。在乡政府北10千米。人口120,柯尔克孜族。牧业为主。

康萨孜 Kengsaz 自然村。柯尔克孜语,意为宽阔的沼泽地。属木吉乡。在乡政府西北60千米。人口189,柯尔克孜族。牧业为主。

布伦口乡 Bulungkol xiang 布伦口,布伦库勒的转音,柯尔克孜语,意为角落之湖。因湖得名,南侧有同名湖。阿克陶县辖乡。原属塔什库尔干县,1955年为阿克陶县布伦口四区。1959年成立布伦口公社。1967年改称反修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南部。在阿克陶西南99千米。面积4114平方千米。人口6 493,柯尔克孜族为主。辖5村委会、5自然村。乡政府驻地苏巴什。以牧业为主,畜种有苏巴什大尾羊、牦牛、马、骆驼等,存栏约10万头()。境内有公格尔山、慕土塔格峰、布伦库勒湖等登山旅游胜地。314国道经此。

苏巴什subax村名。柯尔克孜语,意为水源地。布伦口乡政府驻地。人口560,柯尔克孜族,以牧业为主。特产苏巴什大尾羊。

恰尔加依特qarjayit 自然村。柯尔克孜语,意为宜牧地。该地水草茂盛,适宜放牧,故名。属布伦口乡。在乡政府南1.5千米。人口213,柯尔克孜族。以牧业为主。

盖孜Gez村名。柯尔克孜语,意为分水岭。属布伦口乡。在乡政府东北35千米,公格尔山北麓,盖孜河南岸。人口600,柯尔克孜族为主。放牧苏巴什大尾羊。驻水文站,公路道班。314国道经此。有盖孜古驿站遗址。

克孜勒陶乡kizilto xiang克孜勒陶,柯尔克孜语,意为红山。阿克陶县辖乡。原属英吉沙县,1955年为阿克陶县克孜勒陶区。1959年成立克孜勒陶公社。1967年改称红星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东部。在阿克陶南66千米。面积3882平方千米。人口11718,柯尔克孜族为主。辖14村委会、23自然村。乡政府驻地乌尔都隆窝孜。牧业为主,牲畜年存栏12万头(),兼种大麦、小麦、玉米等作物。有煤矿、水电站。乡级公路北接315国道。

乌尔都隆窝孜Ordoiungozu村名。柯尔克孜语,意为府宅门口。旧时部落首领居此,故名。克孜勒陶乡政府驻地。人口735,柯尔克孜族为主。牧业为主,兼种小麦、玉米。

喀尔乌勒Karawul 村名。柯尔克孜语,意为岗哨。清代该地驻军设岗哨而得名。属克孜勒陶乡。在乡政府东北5.5千米。人口857。柯尔克孜族。产小麦、玉米,兼牧业。

其木干Qimgan村名。柯尔克孜语,意为青草坡。有其木干河,因河得名。属克孜勒陶乡。在乡政府东南34千米。人口738。柯尔克孜族。牧业为主,兼种大麦。

恰特Qat自然村。柯尔克孜语,意为叉口。村在两沟交叉处而得名。属克孜勒陶乡。在乡政府西南23千米。人口251,柯尔克孜族。以牧为主,兼种大麦。

恰尔隆乡 Qarlung xiang恰尔隆,柯尔克孜语,意为四条山沟会合。因地形而得名。阿克陶县辖乡。原属塔什库尔干县,1955年划入阿克陶县恰尔隆区。1959年成立恰尔隆公社。1967年更名五星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在阿克陶南123千米。面积2203平方千米。人口4976,柯尔克孜族为主。辖6村委会、13自然村。乡政府驻地吉郎德。以牧业为主,牲畜年存栏8万头(),兼种小麦、大麦、蚕豆。有煤矿、水晶矿、温泉。

吉郎德 Jilande村名。柯尔克孜语,意为蛇多。恰尔隆乡政府驻地。人口643,柯尔克孜族。牧业为主。

阔依居Koyjol 自然村。柯尔克孜语,意为牧道。属恰尔隆乡。在乡政府西北18千米。人口105,柯尔克孜族。牧业为主。

江布拉克 Jan bulak 自然村。柯尔克孜语,意为生命之泉。泉水甘甜,故名。属恰尔隆乡。在乡政府西北3.5千米。人口429,柯尔克孜族。牧业为主。

库斯拉甫乡 Kosirap xiang库斯拉甫,维吾尔语,意为胡须稀少的人。曾有称库沙艾热甫的家族居此而得名,后音变为库斯拉甫。阿克陶县辖乡。原属塔什库尔干县,1955年属阿克陶县恰尔隆区库斯拉甫乡。1959年为恰尔隆公社二管区,1981年析置库斯拉甫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在阿克陶南135千米。面积1039平方千米。人口3703,有维吾尔、柯尔克孜等民族。辖4村委会、19自然村。乡政府驻地英阿瓦提。农牧业兼营,主产小麦、蚕豆、土豆。有水晶矿。有杜洪亮墓等革命纪念地。乡级公路通莎车。

英阿瓦提 Yengiawat村名。维吾尔语,意为繁荣兴旺。库斯拉甫乡政府驻地。人口1010,维吾尔族。产大麦、小麦、玉米、蚕豆。

宗塔什zongtax 村民。维吾尔语,意为立石。村中曾有块直立的石头,故名。属库斯拉甫乡。在乡政府西北l千米。人口924,维吾尔族。产大麦、小麦、玉米、蚕豆,兼牧业。克孜勒艾格勒 kizilegil 自然村。维吾尔语,意为红土羊圈。属库斯拉甫乡。在乡政府东南16千米。人口76,维吾尔族。以牧为主。

塔尔塔吉克族乡 Tar Tajik xiang塔尔,维吾尔语,意为狭窄。塔什库尔干河谷狭窄陡峭而得名。阿克陶县辖乡。原属塔什库尔干县,1955年为阿克陶县恰尔隆区塔尔乡。1981年由恰尔隆公社析置塔尔公社,i984年建塔吉克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在阿克陶南144千米。面积l003平方千米。人口4720,塔吉克族约占53%,还有柯尔克孜等民族。辖7村委会、12自然村。乡政府驻地巴格。农牧业结合,种植玉米、小麦、大麦等。畜种主要有绵羊、绒山羊、牦牛、马。乡级公路通莎车。

巴格 Bag村名。维吾尔语,意为果园。多杏树,故名。塔尔塔吉克族乡政府驻地。人口560,塔吉克族为主。农牧业结合,产小麦、玉米。

阿勒玛勒克Almalik 村名。维吾尔语,意为生长苹果树的地方。该村苹果树多,故名。属塔尔塔吉克族乡。在乡政府西12千米。人口916,柯尔克孜、塔吉克族。以牧业为主,兼种小麦、玉米、豌豆。

铁热克艾格孜terakegiz 自然村。维吾尔语,意为有杨树的山沟口。属塔尔塔吉克族乡。在乡政府北17千米。人口101,塔吉克族。农牧业结合,产小麦、玉米。

托尔塔依农场Turtay Nongclma rlg托尔塔依,维吾尔语,意为枣红色马驹。1958年建场,称克州红旗二场。1973年划归阿克陶县。1981年改称托尔塔依农场。位于县境东北部。在阿克陶东北8千米。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3149,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等民族。场部驻地托尔塔依。主产小麦、玉米、水稻、油料。有粮油加工、制砖等企业。

阿克达拉牧场Akdala Muchonq 阿克达拉,柯尔克孜语,意为白土沟。属阿克陶县。1958年成立公私合营牧场。1967年改称胜利牧场,1971年更名阿克达拉牧场。1980 年改为地方国营。位于县境东南部。在阿克陶南74千米。面积891平方千米。人口2195,有柯尔克孜、维吾尔等民族。场部驻地阿克达拉。是县细毛羊生产基地。有煤矿。

阿克其依Akqiy 自然村。柯尔克孜语,意为白笈笈草。属阿克达拉牧场。在场部驻地南13千米。人口94,柯尔克孜族。为夏牧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