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政务公开
  4. 克州人民政府
  5. 文件
  6. 正文

关于印发自治州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KZ001-2018-000529 主题分类 其他
名        称 关于印发自治州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主  题  词 印发 自治州 卫生 计生 事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 的通知
文        号 克政发〔2018〕27号 发布日期 2018-06-16 19:37:19
发文单位 克州人民政府 发布机构 克州政府网

各县(市)人民政府,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州直各单位:

《自治州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8年6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自治州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切实提高自治州卫生计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需求,加快推进健康新疆、健康克州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克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新政发2017136号)和《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现状和形势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全州卫生计生领域综合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提高。2015年与2010年相比,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均有所改善,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7.25%,较“十二五”初期增长4.25%;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5/10万,较“十二五”初期下降了9%;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5.72‰,较“十二五”初期下降了3.2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27.7‰,较“十二五”初期下降了15.5%。

1.卫生计生投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利用中央拉动内需项目、自治区级财政补助和地方财政的投入,基本完成对全州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和基本医疗卫生设备的装备。卫生基础设施总投资37718万元,卫生计生项目152个,建设业务用房83335平方米。新建了州维吾尔医医院门诊楼、州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县(市)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扩建项目、县(市)级急救体系项目、县(市)计划生育服务综合楼、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站、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等项目。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趋于完善。截至2015年底,全州4个新农合县(市),参合农牧民达到40.26万人,参合率99.19%。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450元,较2011年提高了210元,最高支付限额从6万元提高到8万元,实际补偿比例由50%提高到了64%,受益率由70%提高到了95%以上。2011年-2015年共筹资新农合基金5.27亿元,补偿241万人次,补偿金额达5.02亿元。实现了区、州、县、乡即时结报工作,开展了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将22类64种疾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全面推行就医“一卡通”即时结报工作。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在全州医疗机构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继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推进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监管,规范诊疗行为;严格规范医药购销行为,切实降低部分药械虚高价格;积极推动医疗机构与患者签订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配合医保基金管理部门发挥基本医保控费作用。乌恰县列入12个国家级试点县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阿图什市人民医院、阿克陶县人民医院、阿合奇县人民医院均列入自治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克州人民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乌恰县人民医院、阿合奇县人民医院及阿图什市人民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克州维吾尔医医院和阿克陶县维吾尔医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民)医医院。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覆盖,基本药物全部实行自治区级平台网上集中采购,采购比率达100%。全州自2011年7月在全州38个乡(镇)卫生院、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2个村卫生室全部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100%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零差率销售,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2个。据统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以来,配备基本药物品种达698种,使用基本药物167769万元,为农牧民降低药品费用2516.5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和住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9.8%、10.3%,次均门诊药费、住院药费同比分别降低25.2%、20.74 %,受益群众达205万人次,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全州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全州卫生计生机构总数115个(计划生育机构21个),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从2011年的959张增加到2015年的3289张,卫生技术人员数从1702人增加到3596人,其中,现有执业(助理)医师998名,注册护士1045名。2015年末,每千人口(2014年全州总人口数为59.6万人)医生(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67人、注册护士1.75人,自治区分别为2.3人和2.2人。

2011-2015年全州各级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547.2万次,出院人数55.4万人,实施各类手术36669人次,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9%,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5%,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9.5%。与“十二五”初期相比,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顺利

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预防接种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中医药管理服务等12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2015年到位资金8246万元,人均服务经费由25元提高到40元。为54.55万人建立了居民健康建档,其中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2.22万人、建档率为96%,城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2.33万人、建档率为83%;为0—6岁儿童开展了健康服务,新生儿访视率96.57%。0-3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89.12%;每年至少为每名孕产妇免费开展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92.14%;辖区登记高血压患者22259人,规范管理16635人;登记糖尿病患者5319人,规范管理3880人,重性精神病信息收集系统管理的人数为560例。

5.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提升

2015年全州传染病发病率846.49/10万,较2011年降低了23.5%,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认真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和“五扩大,六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做好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美沙酮维持治疗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目前在抗病毒治疗的病人120例,完成州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认真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项目,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达95%以上,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以县(市)为单位达到95%,及时接种率达到70%以上,其它各类基础免疫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保持在95%以上;每年完成11万余人次适龄儿童2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

6.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

推进生育政策逐步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工作统筹推进,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管理进一步加强,违法生育得到基本遏制。积极应对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35‰,人口出生率为16.89‰。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殊奖励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十二五”时期,累计奖励人数3.8万人次。

7.中民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实施《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州、县维吾尔医医院投入195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70万购置了中医民族医特色设备,重点专科建设投入25万元。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推广中医民族医药适宜技术,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项目补助资金70万元,其中3个乡(镇)卫生院共补助资金60万元,100个村卫生室共补助资金10万元。2014年中央补助自治区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项目86万元,中医民族医药特色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中民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申请卫生部、卫生厅少数民族医药研究项目,经过2年的调查、收集、整理及研究,完成了《中国柯尔克孜医药》项目并编印成书,正式出版发行。

8.卫生计生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人才教育和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州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对口技术援助。开展各类岗位培训共1.74万人次。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卫生院建设工作机制,每年从自治区、州、县(市)医疗卫生机构选派70名医疗卫生专家和技术骨干,到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技术帮扶。全科医师转岗培训77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本科62名,面向农牧区高中起点专科层次医学教育招生39名,面向村卫生室定向培养中等医学学历人才培养工程招生70名。2011年至2015年,完成各类卫生考试人数7490人,通过3100人。

9.卫生法制和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面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和办事制度,理顺卫生行政许可办理程序,7项卫生行政许可工作入驻自治州行政服务中心。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卫生执法条件和综合执法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组织开展公共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食品卫生监督和公共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95.4%,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达到99%。查办各类公共卫生安全案件和非法行医案件54起,有力维护了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的稳定。

10.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明显增强

爱国卫生工作稳步推进,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和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各族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命名表彰自治区级卫生县城2个、卫生示范乡(镇)2个、卫生示范村4个、卫生红旗单位31个。全面完成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项目。全州农村改厕项目投入资金546.9万元,完成农村改厕8163座,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了22%,较“十二五”初期增长了5%。

11.卫生计生援疆工作成果显著

——加大卫生计生人才培养。2011-2015年,克州共有205位江苏和江西援疆医疗专家在各级医院卫生机构开展工作,接诊8.5万人次,手术1877台次,救治疑难危重病例600余例,开展远程医疗372人次,实施新技术新项目98项,加强重点专科建设6个,开展科研课题45项,专题培训380场次,培训各类人员2.1万人次。组织100余名援疆专家来州开展大型学术讲座、新技术新业务的演示和指导、手术带教等。2013年-2014年江西省投入50万元为213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并选派15名知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医疗计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11年江西投资1000万元援建阿克陶县维吾尔医医院综合门诊楼一座,建设面积5560.22平方米。2012年江西投资1580万元援建阿克陶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建设面积9584.89平方米。2013年江西投资1360万元新建阿克陶县妇女儿童医院,建设面积6600平方米。2013年由江西援疆前方指挥部协调解决资金355余万元,为16个乡镇(场)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购置19辆救护车。项目投入使用后,大大提高了阿克陶县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救治水平。

2011年江苏常州投入460万元为乌恰县人民医院购置医疗设备。2012年投资990万元为乌恰县6家乡(镇)卫生院新建业务用房7732.76平方米。2012年常州市援助乌恰县人民医院价值25.38万元的医疗救护车1辆。2013年江苏省常州国际医疗器械城无偿援助乌恰县乡(镇)卫生院救护车4辆,价值45万元,缓解了重症患者转院转诊的困难。2012年昆山市为阿图什市7个乡镇卫生院、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捐赠9辆300万元的医疗救护车辆,为边远农牧区患者建立了更快捷、更通畅的农村医疗急救绿色通道。昆山市为阿图什市人民医院援赠16排螺旋CT、数字化胃肠X光机、电子胃肠镜等医疗设备共47件,价值1777.2万元。投入资金166万建立了州、县医院远程会诊系统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卫生计生资源配置不能适应现实需求。现有卫生计生资源在布局结构上不相适应;疾病普遍化、需求分化、人口流动和老龄化带来新问题,现有卫生资源在服务质量上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二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急需提高。人力资源配置不平衡,乡镇卫生计生服务机构人才缺乏、人力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有待提高,人才成长周期偏长,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水平和职称偏低、业务素质不高。

三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任务仍然艰巨。新农合医疗保障总体水平偏低,个人支付能力有限;各项卫生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公立医院的补偿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非公医疗机构规模小,管理与服务亟待规范;卫生全行业管理、医疗秩序监管等仍需加强。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及装备落后,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高,综合防治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着重大传染病、慢性疾病、精神疾病等问题带来的多重挑战,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科教和人才现状制约事业发展。卫生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的政策机制不够完善;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能力不强;全科医师缺乏,州级学科带头人等“领军型”人才不多,公共卫生和管理等方面缺少优秀人才,与卫生改革发展不相适应。

(三)发展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中央、自治区和自治州高度重视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把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自治区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健康扶贫等医疗惠民工程的实施,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创造了有利条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突破瓶颈制约,为卫生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为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医疗惠民,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全民健康”“健康扶贫”为抓手,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实现全州各族人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推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公益公平,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立足州情,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和实施特殊政策措施,确保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

3.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完善公共卫生政策,维护公益性。坚持政策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社会多元化办医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需求。

4.坚持预防为主。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利用的统筹协调发展,中西医并重,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和人民健康需求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突发灾难的医疗救治体系、完善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使城乡居民享有质量比较优良的、费用比较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2.具体目标

⑴居民健康水平指标

①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3岁以上水平;

②婴儿死亡率下降至19‰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30‰以下;

③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至98%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6/10万。

⑵疾病防控指标

①全州艾滋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下降5%和2%以上;

②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自治区为90%以上);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6%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小于1%;

③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90%以上;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5%以上;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以上;

④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比2015年降低10%;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30%以上,社会人群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巩固全州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⑤以县(市)为单位,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覆盖率达到70%;

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县及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00%、乡(镇)医疗机构达到95%以上;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率达到60%以上;

⑦健全卫生监督体系覆盖至乡,做到每个乡至少有2名卫生监督协管员,实现监督工作到村;

⑧新增区级卫生示范乡(镇)5个、区级卫生示范村10个、区级卫生红旗单位20个;

⑨全州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左右;

⑩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

⑶妇幼健康指标

①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大于95%;

②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大于90%;

③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大于75%。

⑷医疗服务指标

①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不超过8.6天;

②院内感染发生率小于4%;

③30天再住院率小于3%;

④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小于15%。

⑸计划生育指标

①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2‰;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

③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指标

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0张;

②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0人;.

③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5人;

④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1-2人。

⑺医疗服务投入指标

①2016-2020年,各级政府对医改投入力争有所提高;

②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202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到60元以上;

③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小于30%。

三、“十三五”重点任务

(一)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⒈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坚持居民自愿、基层首诊、政策引导、创新机制,以家庭医疗签约服务为重要手段,鼓励各县(市)结合实际推行多种形式的分组诊疗模式,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到2020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分级诊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⒉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到2020年,基本建成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⒊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破除以药补医,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对用药目录、药品定价、招标采购、配送管理实行四统一,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层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由自治区网上公开招标采购,并由招标选择的配送企业统一配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各类医疗机构逐步实现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县(市)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按规定比例使用,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可及性。

⒋构建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完善与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模式,提高综合监管效率和水平,推进监管法制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运行规范、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药品采购、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全州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

⒌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评价机制。积极推进全科医生建设发展,到2020年,初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1-2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健全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积极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基本建立符合州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医疗机构积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养老机构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大力开展医学科研工作。支持医学重点学科、特色专科、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大力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开展远程医学继续教育、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临床进修等形式,提高全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积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加强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专栏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程

(一)加快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机制,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

(二)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破除以药养医,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加快建立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保筹资机制和管理运行机制。

(四)加快建立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加强信息库药品使用管理,推动中医民族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五)加快建立完善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全程监管,完善监管体系,依法打击涉医、涉药违法犯罪行为。

(六)加快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培训培养制度,创新人才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人事薪酬制度。

(二)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⒈落实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各民族平等的计划生育政策,降低并稳定适度生育水平;做好政策调整前后及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衔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计划生育政策解读和宣传倡导,继续依法依规查处政策外多孩生育,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逐步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

⒉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发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坚持计划生育兼职委员制度,强化各单位(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与新时期形势任务相适应、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和运行机制,继续抓好违法生育治理,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

⒊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以增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生育政策、服务管理制度、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和治理机制综合改革;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转变。统筹卫生计生资源,更加注重宣传倡导、服务关怀、政策引导和依法行政。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全面推行网上办事和承诺制。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提高药具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深化诚信计生和基层群众自治活动。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

⒋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体系,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扶助力度,加强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关爱和帮助。坚持男女平等,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

专栏2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重点工程

(一)切实完成到2020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4个千分点的目标任务。

(二)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形成动态管理机制。

(三)以“指标求实、统计求实、考核求实”为导向,严格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估。

(四)继续实施现行各项国家和自治区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政策和制度,建立完善奖励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

(三)加快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

⒈加快实施医药卫生计生人才推进工程。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中青年名医培养计划,加强高端医学人才和全科、儿科、精神卫生科等急需紧缺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注重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中医民族医药以及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⒉加大基层医疗卫生计生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方式,多途径培养全科医生。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培养,完善相关教育培养政策,严格履约管理,及时落实就业岗位和薪酬待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到2020年,使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全部轮训1次。探索建立基层卫生机构吸引、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开展城市对口支援农村工作,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和二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

⒊推进医疗人才援疆工作。全面持续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建立中、短期卫生计生专业人才对口援疆机制,利用对口援疆优质资源,开展面向县(市)医疗卫生机构定向培养医学生工作。

⒋健全基层计划生育队伍网络。加强村级计划生育专干队伍建设,落实好待遇报酬问题。

⒌建立健全卫生计生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提高基层卫生计生人员待遇。完善卫生计生人员岗位评价和绩效考核制度。

⒍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严肃查处医疗卫生领域腐败行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精神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增强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专栏3   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工程

(一)有序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加强公共卫生医师、专科医生培训,争创自治区级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家。

(二)继续做好国家自治区下达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到2020年培养定向生50人以上。

(三)建立中、短期卫生计生专业人才对口援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⒈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夯实常规免疫基础,扎实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加强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监测,推动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降低城乡居民乙肝病毒感染率,继续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和“五扩大、六加强”防治措施,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和死亡人数。进一步完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推广快速诊断技术,提高结核病患者的主动发现和治愈率。继续做好鼠疫防控工作。实施包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健全布鲁氏杆菌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治区,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加强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评估。

⒉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范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综合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州、县(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加强县乡两级急救体系建设。加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卫生应急救治体系建设。

⒊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优化整合,规范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功能设置和服务,大力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倡导婚检,继续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加强孕产妇和0到6周岁儿童保健管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加强县(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⒋加强卫生监督、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建设,构建自治州、县(市)、乡(镇、街道)一体化监测网络,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提升州本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和水平。逐步扩大特色食品监测范围,加强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提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建立医疗救治与公共卫生有机衔接和干预方式,提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

⒌加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建设。推进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工作,加大和规范基层执法工作,加快卫生监督机构特别是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提升卫生计生监督行政执法队伍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全面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提高饮用水卫生检测、监测能力。加强以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控制为重点的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切实提高放射诊疗许可率和防护水平。健全卫生监督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卫生监督和医疗服务监管于一体的综合执法,完善执法稽查制度,提升综合执法效能。

⒍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精神病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治疗,加强心理卫生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完善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精神卫生机构改造和建设,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均设置心理精神卫生科,建立健全州、县(市)、镇(社区)三级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⒎加强采供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建立完善采供血应急机制,有效保障临床用血。加强州血液中心和血站建设,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强血液管理,完善采供血机构信息网络建设。

⒏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优化城乡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到202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坚持医疗惠民,落实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加大居民健康教育,普及合理营养、合理用药和科学就医等知识。引导群众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深入推进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为主要内容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推进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强化戒烟服务,预防和控制被动吸烟。

⒐促进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和管理。优先落实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健康档案、计划生育和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和动态监测工作。大力开展流动人口疾病预防和应急求助工作,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

专栏4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一)实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州、县、乡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室检测设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提升疾病监测与控制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饮用水监测、职业病防治能力等。

(二)加强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强化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干预。继续开展包虫病等地方病防治。加强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三)加强州、县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执法装备购置等。

(四)加强州级公共卫生急救体系建设和县乡两级急救体系建设。

(五)加强州、县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州、县孕产妇和新生儿危重症救治网络。

(六)加强州中心血站建设和设备购置。

(七)继续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和农村改厕项目。广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健康家庭行动。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⒈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通过政府举办或购买服务等方式,科学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划分服务区域。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满足广大农牧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⒉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充分利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原则上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科学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基层签约服务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能力,鼓励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康复、保健需求。

⒊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各县(市)分别建设1所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县级综合医院。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肾内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中医、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⒋加强州级医院专科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州人民医院儿科、肿瘤、精神卫生、妇产、老年护理、康复医疗、口腔疾病等领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州级医疗机构建设研究型医院。

⒌加强远程诊疗服务体系建设。配合构建国家—自治区—地州—县(市)全覆盖的远程诊疗网络系统,大力推进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远程诊疗服务覆盖面、可及性。鼓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工作。

专栏5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一)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支持建设县(市)儿科、新生儿科及产科等专科能力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

(二)加强专科医院建设,重点支持儿科、肿瘤、精神卫生、妇产、传染病、老年护理、康复医疗等领域专科建设。

(三)加强远程诊疗服务体系建设,支持远程会诊,网络延伸到乡镇一级。

(六)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⒈统筹规划、整合优化现有医疗机构资源,提升克州人民医院、维吾尔医医院等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的有利机遇,积极开展国际医疗服务、中医民族特色医诊疗、远程医疗、医疗旅游等服务,加强对外医疗服务与交流合作机构建设。

⒉加强与周边国家医学领域的交流,建立完善合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研究论坛,深化与周边及沿线国家在医药卫生科研高级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建立高层次医疗人才培养基地,搭建对外交流新平台,扩大对外医疗服务影响力,提升克州医药卫生服务能力。

⒊大力推进健康旅游发展,发挥克州中医民族医药优势,在保健、针灸、推拿、按摩、药膳等健康旅游服务方面取得新突破。以信息通道互联互通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区域合作新模式,推动特色服务、健康旅游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明显提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健康产业发展。

专栏6  打造医疗服务中心重点工程

(一)提升克州人民医院、维吾尔医医院等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积极开展中医民族特色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

(二)加强与周边国家医学领域的交流,建立完善合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搭建对外交流新平台,扩大对外医疗服务影响力,提升克州医药卫生服务能力。

(七)推动中医民族医药创新发展

⒈加强中医民族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中医民族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争取自治区支持加大州、县两级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推进中医民族医药信息化建设,构建中医民族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以中医民族医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中医民族医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⒉充分发挥中医民族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及亚健康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维医、柯医地产中药民族药新药研发工作;加大中药民族药药用资源保护力度,推进中医民族药药材规范化种植工作;加强中药民族药资源监测点、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

专栏7   中医民族医药重点工程

(一)加强中医民族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中医民族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提升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中医民族医药服务能力。

(二)开展中医民族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构建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防治体系。

(三)开展中医民族医药重点服务能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

(四)挖掘地产中药民族新药研发项目,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八)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

⒈按照自治区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优化整合现有卫生计生信息系统。推进区、州、县、乡四级平台建设,做好人口信息库、居民电子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以及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计划生育和综合管理六大应用系统建设,实现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⒉推进居民健康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等公共卫生服务卡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开展信息惠民工程,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能提供预约挂号、费用查询、一站式付费、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等信息化服务。

⒊推进互联网与医疗加速对接,推动移动互联网和远程诊疗服务发展。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发展服务,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尝试融合,提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九)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高发疾病成因与致病机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大传染病的综合防控能力与技术研究,开展出生缺陷及妇幼保健服务相关研究,降低致残率,提出干预职业损害的新策略。开展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干预和防控措施研究,提升高发和常见疾病、复杂性疾病的中医民族医学防治技术水平。加强环境污染物与人群健康效应研究,推进重大慢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推广,以基层需求为导向,引导医药卫生科技资源合理下沉。加强医学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建设,健全创新人才培养、医学研究标准与规范、医学伦理与科研诚信、知识产权等保障机制。

(十)加快健康产业发展

⒈大力发展社会办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社会办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范围,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儿科、老年病、长期护理、口腔保健、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

⒉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保之外的需求。鼓励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加强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

(十一)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⒈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落实医疗扶贫政策,完善精准健康扶贫措施,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待遇,巩固完善并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对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五保供养对象、低保对象和残疾人等在内的城乡贫困人口实行降低门槛费、提高报销比例等倾斜支付政策,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推进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政策,探索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

⒉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扩大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面,以低保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为重点救助对象,逐步将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纳入救助范围。逐步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对需要住院的贫困人口实行县及县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零起付”。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通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大病保险贫困地区兜底保障给予补助。逐步扩大重大疾病病种范围,提高重大疾病患者住院实际补偿。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加大贫困人口重点疾病防控力度,不断加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推进贫困儿童营养改善项目。

四、“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工程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载体,根据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坚持以项目做支撑,带动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思路。

(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1.克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

2.克州县级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

3.克州卫生监督所机构建设。

4.克州应急指挥中心与培训大楼建设。

(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5.克州人民医院医技楼建设。

6.克州人民医院吐尔尕特口岸分院建设。

7.克州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

8.克州柯尔克孜医研究中心建设。

9.克州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建设。

10.克州儿科诊疗中心建设。

11.克州精神病医院建设。

12.克州维吾尔医医院病房楼建设。

13.克州中心血站建设。

14.克州县(市)医院急救中心建设。

15.克州济困医院建设。

16.克州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

17.克州阿克陶县维吾尔医医院标准化建设。

18.克州县级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建设。

19.克州基层远程会诊和专家咨询系统。

20.克州32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21.克州29个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建设。

22.克州9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23.克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

24.阿克陶县鼠疫监测点建设。

25.阿克陶县人民医院儿科大楼建设

26.阿克陶县人民医院感染楼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调配合。

各县(市)要切实把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纳入本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明确职责任务,认真组织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要按照“适度发展、优化结构、规模合理”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公立医院设置与发展规划。加强与上级有关领导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对实现规划的各项任务给予有效政策支持,确保全州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加大投入,强化政府责任

建立稳定的卫生投入机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按照均等化目标建立我州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合适比例和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卫生事业财政支出比重,在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卫生支出结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公共卫生、基层卫生发展的投资政策,提高公共、基层卫生支出所占比重。

(三)加强舆论宣传,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卫生计生部门与宣传部门要紧密配合,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改革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大力宣传卫生系统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以事实讲话,用典型引路,树立卫生队伍的良好形象。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行业管理,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化解医患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卫生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